疫苗价格“跳水”,企业利润遭重创
5月12日 ,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采购结果引发行业震动 。北京科兴生物 、玉溪沃森生物以25元/支的“地板价 ”中标,采购量分别为6万支和2.94万支。这一价格较此前市场价(约200元/支)暴跌近九成,创下政府采购项目历史新低。
疫苗降价并非新鲜事 ,但如此剧烈的价格滑坡令市场愕然 。此前,智飞生物曾将自研的23价肺炎疫苗从298元降至209元,但收效甚微 ,2023年批签发量仅45万支。如今科兴与沃森的“超低价”中标,无疑将行业价格战推向白热化。
带量采购成趋势,企业被迫“断腕求生”
23价肺炎疫苗主要面向成人 ,国内接种率长期低迷 。数据显示,广州市老年人接种率仅14.13%。为提升覆盖率,多地政府近年将二类疫苗纳入免费接种计划,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已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接种服务。
政府采购以“量 ”换“价” ,企业不得不接受低价 。例如,广州 、深圳项目中标价分别为45元、55元/支,而江苏此次25元的报价进一步拉低行业预期。业内人士指出 ,随着公共卫生投入加大,更多二类疫苗被纳入免费接种范围,价格下行已成定局。
行业寒冬加剧 ,企业盈利承压
价格战背后是疫苗行业的集体困境。2024年,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量同比下降34%,默沙东、康泰生物子公司民海生物等企业销量均大幅下滑 。沃森生物2024年整体产品销量减少20.21% ,智飞生物更在2025年一季度陷入亏损。
“低价换市场”策略的副作用逐渐显现。智飞生物降价三成后,成都生物紧随其后将吉林地区售价从209元调至180元 。然而,低价并未带来销量爆发 ,反而挤压利润空间。企业财报显示,多家疫苗厂商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0%。
政策风向调整,行业洗牌在即
国家卫健委近期释放信号,拟动态调整免疫策略 ,逐步将必要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。肺炎疫苗作为重点提及对象,未来若被纳入规划,销量或有所回升 ,但价格恐难重返百元时代。
对于企业而言,转型已迫在眉睫。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疫苗市场份额缩水,自研产品又未能打开局面;而科兴 、沃森凭借低价策略抢占政府采购订单 ,但长期依赖低价恐难维系竞争力 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未来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线布局的企业将更具生存优势。
结语:量与价的博弈,谁能笑到最后?
从200元到25元 ,肺炎疫苗的“价格神话 ”终结背后,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律的激烈碰撞。企业若无法在成本控制、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布局中找到平衡,或将在这场寒冬中黯然退场 。而对于整个行业 ,唯有通过技术升级与价值重构,才能走出“以价换量”的困局。
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